前言
在三個月前的文章「GR86使用9個月 & 筑波サーキット コース2000 初體驗」裡面,Blog主提到用GT7事先練習的部分,下場過後更加體感用GT7練習,不用擔心撞車,天候,場地費,輪胎磨損...等各種現實問題。當然GT7仍有一些缺點,無法體驗G力或著接合離合器的反應這種難達成的不說,譬如用電視+方向盤玩無法隨時看左右後照鏡,也沒辦法轉頭看旗手,有時方向盤會遮擋儀表板...等等小地方,如果能改善,體驗就更上一層了。
其實上述的問題,用超寬螢幕或3螢幕能夠減輕一點,但GT7不僅限定在PS4/5主機,也不能輸出超過16:9,所以只能用VR來解決。PS4時代SONY有出過PSVR,但GT7不能用初代PSVR,只能用PS5配PSVR2。而VR需要用高解析度以及高更新率來解除使用的不適,在Reddit和Youtube翻了一陣子,大部分人說比起原版PS5,最好還是用PS5 PRO,所以,Blog主就買了高級全餐,PS5 PRO+PSVR2,還外加一個原廠光碟機。
PS5 PRO
原版PS5在2020年發售,而PS5 PRO則是2024年11月開始販售,發售未滿一年(Blog主購入當下)。目前PS5 PRO日本新品售價約12萬日幣,中古大概10萬,不過PS5系列的保固是不能繼承的,代表中古沒有原廠保固,有鑑於此,Blog主在Amazon Point還原比較多的時候,從Amazon買了一台全新機。想當初Blog主買PS4 PRO連4萬日幣都不到,時代真的不同了。
GT7 25周年版本的問題
對Blog主來說,PS5 PRO的價格貴也就算了,還沒付光碟機,就好像我買了iPhone Pro,但有些功能卻沒附上。原本心想,反正平常就只玩GT7,沒有光碟機也行,購入前也查到,GT7的PS4數位板可以用小錢就升級PS5數位板,Blog主手上的剛好是當初預購GT7 25周年版附的PS4數位板。結果,PS5 PRO到貨,用了老半天發現自己的PS4數位板GT7卻無法升級,爬了Reddit發現也有人有一樣狀況,一部分人可以升級但一部分人不行。
最後Blog主才搞清楚,25周年的GT7是PS5實體+PS4數位,一般版本的GT7 PS4數位板能夠正常升PS5數位,但25周年版的數位板無法。所以Blog主面臨選擇,再花一筆錢買PS5 GT7一般數位版,還是乖乖買光碟機,玩25周年版的GT7實體版。當時GT7數位板沒特價,所以是8,690日幣,光碟是11,980日幣,後來看了一下手上也有不少PS4光碟,為了一勞永逸還是買了光碟機。買了是買了,心裡覺得Sony的手法很刻薄。
PSVR2
PSVR2目前標準售價是66,980日幣,目前網路上可以用56,200買到,Blog主則是買了一個狀態幾乎新品的中古機,還有店家的3個月保固,花了4萬日幣,也不便宜,但當下想說起碼比新品省一點。而這邊Blog主也犯了蠢,購入當天還很小心地去實體店確認實物,確認了兩台A級品,但一台有一個很細微的刮痕,另一台沒有,檢查好段時間後,購入沒刮痕的。拿回家戴上時才發現上面沾了些微的煙味,當時在店裡沒有發現。譬如遊戲主機有一點味道都還好,畢竟是放在桌上的,但VR可是戴在頭上的,Blog主用的時候,鼻子附近覆蓋的軟墊的菸味就一直漂進鼻子。最後拆下軟墊洗了兩三次,也風乾了幾次,味道才漸漸消失。
重訪GT7
VR的額外好處
除了前述的看旗手,儀錶板之外,Blog主覺得最意外的是,在VR內可以讓你更好操控車子。購入前,有在Youtube上看過老外講,但得太誇張不相信,實際用了才發現是真的。在VR裡面,比起平面螢幕更能感覺到車子的些微晃動,更能在車子失控前就Countersteering。另外,夜間比賽的體驗超出想像的好,SPA的60分比賽從白天到半夜,再到白天,其中晚上的視覺體驗,沉浸感是最讚的,PSVR2用的是OLED,在純黑色方面表現很讚,加上VR裡面完全隔絕外面光源,漆黑的賽道上只有自己的前燈,還有車內的指示燈,經過有場上燈光的時候,光打進車裡全部亮起來,真的超逼真。
挑戰Circuit Experience
重訪GT7,最初是為了練習Tsukuba,實際下場後覺得很實用,Blog主也拿來練其他賽道,從離家距離的順序,把Fuji Speedway跟Suzuka Circit,甚至沒去過的Autopolis都練一輪。而在GT7最好的練習就是用Circuit Experience,Blog主一開始其實不怎麼喜歡,因為裡面幾乎都是拿廠車來練習,心裡想,我只想開一般級別的車練而已。但久了發現開廠車也很好玩,而且開過廠車,再回來開路車也蠻有意思。
![]() |
| 當時挑戰Suzuka的時候,也是卡在離金牌0.4秒左右的地方 |
而跑Circuit Experience時,Blog主發現Tsukuba之外的,我怎麼樣都拿不到1Lap金牌,特別是Fuji,練了好久還是跟金牌差了0.9秒,感覺就像有個天花板一樣(後來Blog主有突破這個天花板,這個留到以後的文章)。後來把自己的目標改成1Lap銀牌,然後底下的所有賽事都拿第一,就算收工。在攻略日本的賽道的同時,也慢慢的解Extra Menu的任務,開始接觸歐洲跟美洲的地圖。以下是幾個有跑過Circuit Experience的賽道,以個人的熟悉程度排序,越下面的越少碰:
Tsukuba Circuit
低速~中速的區間多,相對好上手,可以快速測試一台車的性能,目前GR86全原廠狀態最快1分6秒半左右。
Fuji International Speedway
第二個彎的切入時機跟速度,還有最後的連兩個彎的切入點,速度與轉向大概是最難判斷的。
Circuit de Spa-Francorchamps
![]() |
| 出處:wikipedia |
很常跑60分鐘的比賽,所以很熟悉,個人體感不是特別難,第10,14~16彎可能需要多跑幾次熟悉就好。
Suzuka Circuit
F1日本場的賽道,連續S彎考驗更細微的油門控制,個人的體感,有點像Fuji的100R彎為基礎,但連續又更緊湊。
Watkins Glen Long Course
美國紐約州的賽道,Layout意外的中意,幾乎每個彎都很很直接,沒有格外難的部分。
Autopolis International Racing Course
![]() |
| 出處:wikipedia |
位於日本九州的賽道,中後段有各種型態的彎道相連,特別位於後半的15~17號彎,Blog主容易誤判速度切入。
Willow Springs International Raceway: Big Willow
![]() |
| 出處:MotorsportReg |
美國加州的賽道,2019年的電影Ford v Ferrari也有出現,個人認為最難的是3~4號彎,進3號彎前太沒直進剎車夠多,過彎時容易打滑出去,4號則是在彎中沒好好減速,也容易滑出去,而且柏油路外就直接是沙漠,讓滑出去的懲罰特別高。
Red Bull Ring
![]() |
| 出處:wikipedia |
Nürburgring GP
這幾個跑過Circuit Experience的賽道裡,Blog主第二不喜歡的(笑),前半部的彎都很急而且連續(特別是開廠車的情況),後半部比較容易,但最後一個彎能利用當剎車的標記很少。
Autodromo Nazionale Monza
法拉利的聖地Monza,雖然從以前到現在在不同作品都有跑過,沒特別感覺。
Circuit de Sainte-Croix & Kyoto Driving Park
以上兩個都是虛構的地圖,純粹為了解任務才練習的,解完任務就沒碰了,所以也沒什麼心得,個人私心喜歡實際的賽道。
Extra Menu / Bonus Menu
前面也有提到,這次的重訪GT7,除了練車之餘,也有解一些額外任務,主要花時間在Cafe的追加Menu,不管是蒐集車的還是跑比賽的。有時候會遇到不喜歡的賽道或著沒興趣的車,但整體還算有趣。特別是Bonus Menu,可以多看一些歷史介紹也不錯,有維持GT7當初的汽車文化氣氛。隨著解這些任務,Blog主也把收藏等級升到50等封頂了(雖然似乎2025年底的更新會增加等級上限)。
總結
以上是這次Blog主為了練車重訪GT7,以及因此購入PS5 PRO跟PSVR2的過程。其實重訪GT7的同時,Blog主有在PC嘗試其他VR賽車遊戲,但目前為止,Blog主還是覺得VR賽車體驗的最高峰就在PS5 PRO上的GT7,其畫面好只是一部分,方向盤支援度加上VR內操作方便性更是一重點,儘管被鎖在Sony的生態圈裡面有點惱人,但確實是一個完整的Package。PC玩到後來,Blog主覺得PC賽車遊戲,還是用超寬螢幕玩就好,戴著VR頭盔,人在賽車架不方便用鍵盤滑鼠,還要時不時解決方向盤按鈕不完全支援,MOD沒設定好,錄影問題,畫面Lag...等等問題,用一用連玩的興致都沒了。最後,在這之後其實Blog主還有再購入其他產品,這部分就留到下次介紹吧!








